您的位置:
首页 > 公司动态 > 详情
真空烘箱在RCA清洗后的低温脱水-防止SiC表面羟基吸附
2025-04-08

在半导体及材料科学领域,碳化硅(SiC)因其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,如高硬度、高导热性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,在众多高端技术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然而,SiC 材料表面特性对其性能及后续应用有着显著影响,尤其是表面羟基的吸附问题。在 SiC 的加工处理流程中,RCA 清洗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清洗方式,旨在去除 SiC 表面的各类污染物,包括有机物、金属离子以及颗粒杂质等,以确保材料表面的洁净度,满足后续高精度工艺的要求。但 RCA 清洗后,SiC 表面会残留大量水分,这些水分在材料表面形成的羟基(-OH)基团,会引发一系列不利于材料性能及应用的问题。

一、RCA清洗后的表面状态与问题

RCA清洗后的表面特性:SiC晶圆经RCA标准清洗(SC-1/SC-2)后,表面会形成亲水性终端Si-OH键(硅羟基)和物理吸附水分子(H₂O)。

若未彻底去除,这些羟基会导致:外延生长缺陷羟基在高温下分解为氧空位,引发晶体位错。

界面态密度升高影响MOSFET的阈值电压稳定性(如SiC-SiO₂界面)。

传统氮气吹干的局限性:氮气吹干无法完全去除单分子层吸附水(需能量输入打破Si-OH键)可能引入颗粒污染(高速气流携带微粒)。



 

二、真空烘箱用于低温脱水的原理

真空烘箱利用了真空环境下液体沸点降低的特性来实现低温脱水。在正常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为 100℃,但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,水的沸点也会相应下降。在真空烘箱内,通过真空泵将内部压力降低至较低水平,此时 SiC 表面残留水分的沸点可降至几十摄氏度甚至更低。在这种低温条件下,水分能够以汽化的形式从 SiC 表面脱离,而不会因高温对 SiC 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能造成损伤。同时,真空环境还能有效减少空气中杂质与 SiC 表面的接触,进一步降低羟基再次吸附的可能性。例如,当真空烘箱内压力达到 100Pa 时,水的沸点可降至约 40℃,在这样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处理,既能高效去除水分,又能确保 SiC 材料的稳定性。

 

image.jpg










三、优势及注意事项

采用真空烘箱在 RCA 清洗后对 SiC 进行低温脱水以防止羟基吸附具有诸多优势。相比传统的高温烘干方式,低温脱水避免了因高温可能导致的 SiC 材料晶体结构变化、热应力产生以及表面氧化等问题,最大程度地保持了 SiC 材料原有的优良性能。真空环境下的脱水过程更为高效,能够快速去除 SiC 表面的水分,提高生产效率。

然而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事项。真空烘箱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,定期检查真空泵的油位、过滤器等部件,确保真空泵的正常运行,以维持稳定的真空度。在设置温度和真空度参数时,需充分考虑 SiC 材料的具体特性以及前期实验数据,避免因参数不当导致脱水效果不佳或对材料造成损伤。在样品的放置和转移过程中,要注意操作规范,防止对 SiC 表面造成二次污染或机械损伤。

 




真空烘箱在RCA清洗后的低温脱水环节,通过物理脱附与化学反应的双重机制,显著提升了SiC表面的洁净度与电学性能。随着国产设备精度的提升(如极限真空稳定性),该技术有望成为第三代半导体制造的标配工艺。